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结束,都有 40% - 50% 的同学面临专业调剂。
在 “分数优先,一轮投档” 的规则下,很多人为了不滑档,不得不勾选 “服从专业调剂”。
可这一勾,可能就掉进了 “天坑” 专业。
像计算机、临床医学这类热门专业挤破头也难进,一旦没被录取,就可能被调剂到一些冷门专业。
有些学校还会给冷门专业换上高大上的 “马甲”,让人防不胜防。
今天就来揭秘这 20 个 “天坑” 专业,帮你提前避坑!
一、被 “马甲” 掩盖的 “天坑” 专业
1.工商管理
现在不少高校把它包装成 “国际企业管理”“商务运营”,听起来很有 “国际范儿”。
但实际上,每年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庞大,市场上对口岗位却少得可怜。
企业招聘管理岗,往往更倾向于高学历、有丰富经验的人才,本科毕业生想直接找到满意的工作,难度堪比登天。
2.市场营销
改名为 “新媒体运营”“数字营销” 后,看似紧跟时代潮流,可课程设置却和企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。
学生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,到了职场根本用不上,导致毕业生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,薪资待遇也普遍偏低。就算好不容易找到工作,也可能要从最基层的销售做起,工作压力大,晋升空间有限 。
3.图书馆学与档案学(现名: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)
名字里带着 “信息”“系统”,听起来很 “数字化”,可实际上课程大多偏向管理类。
就业方向基本局限在图书馆、档案馆等单位,岗位数量少且竞争激烈。
虽然工作稳定,但想要找到一份这样的工作,难度不小,而且职业发展路径相对单一。
4.化工设备与机械(现名: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)
这个专业的工作环境可不好受,岗位大多集中在化工厂、炼油厂等高危领域。
工作不仅辛苦,还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,关键是工资还不高。而且相关企业的招聘需求少,员工离职率却很高,职业发展前景不太乐观。
5.土木工程
就算名字换成 “智慧建造”“智能建造与管理”,本质上还是和盖房子打交道。
毕业生大多要去工地工作,工作环境艰苦,风吹日晒是常态,而且行业内卷严重。想要晋升,不仅要积累经验,还得有过硬的人脉,对普通毕业生来说并不容易。
二、红牌专业榜上的 “常客”
6.生物工程
每天泡在实验室做实验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日常,但本科生毕业后,很难进入核心研发岗位。
就业面非常窄,除了少数能进入药企从事基础工作外,大部分人都面临就业难题。想要有更好的发展,读研几乎成了唯一选择。
7.法学
作为招生大户,法学专业的岗位却十分稀缺。
司法考试号称 “天下第一考”,通过率仅有 15%。
如果没有名校背景和丰富的实习经验,想在法务、律师、法院系统找到一份好工作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很多法学毕业生不得不转行,另谋出路。
8.应用心理学
听起来 “高大上”,实际就业却困难重重。中小学心理老师的编制有限,竞争异常激烈。
而私企中的相关岗位不仅数量少,薪资待遇也偏低。学了这个专业,很可能会陷入 “高不成低不就” 的尴尬境地。
9.英语
开设门槛低,导致全国各大高校大量招收英语专业学生。
考公考编时,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。如果没有出色的翻译能力或二语教学能力,很难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,就业优势并不明显。
10.环境工程
虽然听起来是未来的发展风口,但现实很残酷。相关岗位数量少,待遇也不高,很多单位招聘时都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。
本科毕业生想要找到对口工作,难度很大,而且工作强度也不小。
11.汉语国际教育
受国际形势影响,出国担任中文教师的机会越来越少。在国内,就业主要依赖培训机构。但近年来,对非师范生的限制增多,工作机会逐年下降,专业发展前景并不明朗。
三、易被名字迷惑的理工类 “高风险” 专业
12.生物科学
和生物工程一样,生物科学也存在产学研严重脱节的问题。本科阶段几乎学不到实用技能,毕业后很难找到对口工作。想要在这个领域有所发展,只能选择考研深造,否则很难有出头之日。
13.化学
作为纯学科类专业,化学对接的产业较少,市场上相关岗位不仅数量少,工资也不高。如果想从事研究类工作,竞争非常激烈,需要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,对本科生来说难度太大。
14.材料物理
虽然打着 “新材料风口” 的旗号,但毕业生大多只能进入工厂流水线工作。工作环境差,技术要求高,而且工资待遇却不尽如人意。想要从基层岗位晋升,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职业发展道路充满艰辛。
15.建筑学
曾经的热门专业,如今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,就业岗位大幅萎缩。每年都有大量建筑学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,“扎堆失业” 的现象屡见不鲜。就算找到工作,也可能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不稳定的职业发展。
16.机械工程
被称为 “万金油” 专业,可实际上很多本科生毕业后只能从事技工岗,每天做着 “打螺丝修机器” 的工作,不仅辛苦,还不太体面。而且晋升难度大,想要往管理层发展,需要积累多年经验,还得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。
17.高分子材料与工程
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,工作环境往往比较恶劣,岗位流动性也很大。用人单位大多是中低端制造业,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都比较有限,很难满足毕业生的期望。
四、文史类、经管类冷门专业
18.新闻学
媒体行业正处于转型期,传统媒体岗位数量锐减。而新媒体行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,需要具备策划、拍摄、剪辑、运营等多种复合技能。普通本科毕业生很难满足这些要求,想要在这个行业立足,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
19.历史学
作为基础学科,历史学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考编制或深造。但相关岗位数量有限,竞争激烈,而且没有明确的职业导向,很多毕业生毕业后都感到迷茫,不知道该何去何从。
20.国际经济与贸易
专业招生人数多,但市场上的岗位却很少,而且课程设置与实际外贸行业需求脱节。近年来,外贸行业受到冲击,就业形势更加严峻,毕业生想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,难度非常大。
五、被调剂到 “天坑” 专业怎么办?这些对策助你逆袭!
1.辅修热门专业
如果你是理科生,被调剂到冷门专业,可以在学校辅修计算机、人工智能应用专业。
这些专业就业前景好,无论是考公还是找工作,都能大大增加你的竞争力。比如,很多公务员岗位都要求计算机专业背景,掌握相关技能,就能报考更多心仪的岗位。
文科生被调剂也别慌,可以选择辅修汉语言、财会专业。
汉语言专业能提升你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,考公时,有大量的岗位可供选择;财会专业实用性强,财政局、审计局等部门都有不少岗位,毕业后也能轻松找到工作。
2.考取高含金量证书
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证书考试。比如考教师资格证,无论是从事教育行业,还是考教师编制,都有很大帮助;考注册会计师证,在财会领域的竞争力将大大提升,就业选择也会更多。
3.跨专业考研
如果对被调剂的专业实在不感兴趣,跨专业考研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。利用大学四年时间,提前了解目标专业的考试要求,自学相关课程,为考研做好准备。通过跨专业考研,你可以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,开启新的职业发展道路。
高考志愿填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专业选择更是重中之重。
了解这些 “天坑” 专业,提前做好规划,就算不幸被调剂,也能找到逆袭的方法。
希望大家都能避开这些坑,选到心仪的专业,拥有美好的大学生活!
配资网上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