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件发生在2025年7月16日,山西忻州五台山风景区的徒步朝台路上。
现场视频显示,几名游客把山间散养的牛群当作娱乐工具。
有人用登山杖反复敲打牛身试探反应,有人趁牛休息时直接跨坐牛背,更有甚者竟将牛肉干伸向食草动物的口鼻。
这些行为在五台山管委会工作人员眼中已构成明确挑衅:“牛把登山杆踩断了,还有游客用登山杆一直敲打牛屁股,所以牛才反击的”。
放牧经验者皆知,牛虽看似温驯,但敏感部位遭袭或闻到同类血肉气味时,本能防御机制便会触发。
当登山杖第三次戳向一头棕牛臀部时,一直沉默的牛群突然爆发。
被激怒的头牛低头冲撞,周围十余头牛瞬间聚拢,形成包围圈向挑衅者发起冲击。
遭受攻击的游客在斜坡上失去平衡,瞬间被牛群包围。
展开剩余76%视频画面中,牛角反复顶向其胸腹部位,沉重的牛蹄踏过腿部。
伤者痛呼翻滚却无处躲避,同行游客的尖叫声反而刺激牛群进一步聚集。
现场一片混乱,登山装备散落四处,那袋引发事端的牛肉干被踩入泥中。
五台山管委会次日发布调查声明指出:“正常情况下牛是不会攻击人的,视频中的人是因喂牛牛肉干、用登山杆挑逗牛才被攻击”。
工作人员强调这些牛常年在山上活动,从未发生无端伤人事件,并将事件定性为“个人道德素养问题”。
所幸被踩踏游客经检查无重大伤情,但心理阴影远胜皮肉之苦。
景区声明直指核心:“这都是游客个人素质的问题”。牛肉干投喂行为尤其显现荒谬——让食草动物接触同类肉制品,既违背自然规律又隐含残忍戏谑。
有评论犀利指出:“往小了说是没素质,往大了说就是丢了国格”。
当游客在社交平台炫耀“骑牛照”时,显露出的是对生命的轻慢。
此类事件在五台山并非孤例。
工作人员表示需“联系相关部门沟通处理”,暗示可能建立黑名单或增设警示设施。
更深层的矛盾在于,部分游客将自然生灵视为主题公园的电动玩偶,完全无视动物本能与自然规律。
五台山事件不过是不文明旅游现象的又一缩影。
四个月前,四川绵阳仙鹤镇百亩网红麦田被游客踩出“斑秃”,农人心血化作朋友圈打卡背景;
甘肃大地之子雕塑遭游客攀爬踩踏,文物保护在镜头前溃败;
甚至哈尔滨东北虎林园的老虎被游客投喂到食欲全无。
这些事件共同指向某种集体无意识:消费主义的旅游观将一切景观物化。
自然生灵沦为背景板,文化遗迹变作攀爬架,农业作物成为拍照道具。
当旅游沦为社交媒体素材的掠夺性开采,敬畏心便彻底让位于流量欲望。
“万物有灵,草木亦有情,生灵命低贱,可杀不可辱”。
这句流传在放牧民族的谚语,道出人类与动物相处的古老智慧。
五台山的牛群用蹄印给出自然界的平等宣言——生命尊严不可侵犯,即使人类自诩站在食物链顶端。
真正的文明旅游,始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:
人类自诩高等动物,却常常忘记:文明的高度,恰恰取决于如何对待那些“沉默的低等生命”。
(声明: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)
作者|苏海明 编辑|苏海明 校对|苏海明
|深扒毒评 breaking news 毒而不戾,扒而有据|
未经许可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镜像等使用
如需转载请向本账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网上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